实验室导航
实验室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023-65120719
传真:023-65126323
邮箱:shandilab@cqu.edu.cn
邮编:400045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   区建筑馆5211办公室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新闻 >  正文

2016年5月28至29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会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方法再深入”。会议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与城镇化发展重要转型期的大背景,汇集了业界众多专家与城市规划师,旨在探讨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的生态规划实践。

年会开幕式于5月28日上午9时在建筑城规学院多功能厅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司长孙安军、重庆大学建筑学部副主任胡学斌、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李和平先后致辞。中规院院士工作室主任王庆宣读院士邹德慈的贺词,预祝年会的成功举办。开幕式最后,与会专家学者于学院门口合影留念。

之后即主题报告环节。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司长孙安军作为首位演讲者,就“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关系进行总结性报告。随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沈清基,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院长邹军,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刑忠分别从“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生命力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问题”、“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进展”等不同方面展示了生态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赵万民回顾总结了学术委员会创始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已故教授黄光宇的生态思想及其在生态实践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主持了黄光宇文集的首发仪式。

下午14时至18时30分,共有九位专家学者基于不同主题作专题报告。上半场中,重庆市规划院总规划师彭瑶玲展示了重庆市近年来的生态规划实施策略与成果,提出当前任务是做好技术储备;北京市规划院教授、高级工程师何永就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城市发展会议内容和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工作小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广东省规划院总规划师马向明以广州堤岸公园步行休闲带和创意文化带促进生命健康、人居环境活力、产业转型的案例介绍了“河网体系下都市连绵区三生空间的统筹”;清华大学建筑城规教授饶戎展示了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郊野森林公园生境再造策略与相关技术方法。

短暂的休息后,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张一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李浩以“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和“历史视角下八大重点城市生态规划问题”为主题,分析和填补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误区和研究空白;重庆大学教授颜文涛基于都江堰等案例展示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的生态智慧,提出自然与社会系统应协同进化的观点;浙江大学副教授李咏华、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凌分别以杭州市主城区和江苏五市环太湖绿廊为例介绍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的城市生态带划定研究”及“水域生态体系构建方法”。

5月29日上午9时,生态规划研究工作坊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讨论小组首先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其包括何永的利用“RBLM区域边界层模式”、“软风段截取”、“GIS遥感技术”“最小成本路径法”等技术手段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和雾霾的北京三级风廊体系规划;曾卫的地质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城镇衰落与修复研究;赵珂针对流域地貌学视域下的山地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提出的“保山保水”、“循山理水”的思想,通过研究自然本源和机制以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并介绍了人居视角下“山”“水”的界定。参与讨论的专家闫水玉、张一成、颜文涛、生态规划协会副秘书长以及来自湖北大学和重庆市规划院的专家针对以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每位专家均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和实践经历提出了不同观点。最后由闫水玉进行了精彩的总结。

伴随工作坊的结束,2016年会圆满落下帷幕。每年的生态规划年会都为业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对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对学科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年会与往年的不同之处在于,时间和地点分别选择于黄光宇逝世10周年和生态城市规划专委会的诞生地重庆大学,回顾黄光宇在学术上的包容性与前瞻性,探讨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再深入,这在生态规划年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是一次总结反思与思想新生的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