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设计课堂开到乡村田野
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在目标清晰、体系完善、管理到位的教学框架下,积极探索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与国家总体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设计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结合方法,从课题内容、组织模式、成果要求等多方面创新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日,建筑学2015级师生们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和宗旨,主动投身到乡村建设的第一线,将最新的建筑设计课程选题确定在位于风景优美的沙坪坝区曾家镇西北部的白林村,将专业设计课堂搬进乡村田野,地头院坝,走村入户,与村民一起,共话乡风村情,共谋乡村发展。
调研前的村民动员会
曾家镇领导介绍白林村情况
曾家镇领导介绍白林村情况
本次教学一改传统的校园内、课堂中的教学形式,主动将教学内容贴近农村当下的现实,解析现实农村的真实生产、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状况。经过教学组先期入村摸底、安排行程、设计课题策划,再由全体师生共同进行乡村田野调查。利用周末两个整天的时间,师生们分成四组分别由田琦、孙天明、黄颖三位老师带队并邀请当地镇政府相关领导参与,与该村6队、7队村民一起,在白林村现场上了一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设计课。
指导教师对调研工作进行布置
课题组参与学生
听讲
一路走来,师生们边看、边问、边听、边记、边量、边画,通过选取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进村入户、深入农家、制作问卷、解析典型个案等多种形式来收集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力求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实际地去发现农村产业分布、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住建筑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基于规划、建筑设计方面的现实途径。课程设计全过程将从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到设计成果等三方面探索不同于传统建筑设计课程的全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即设计理念跟着村民的生活走,积极思考农村小康社会的未来形态和需求;设计过程体现村民的意志,不搞包办代替,以村民为本;设计成果要紧扣时代脉搏、接地气,更好地符合当下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实际,更好地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走在田间
基本每人都在2万步以上
走在乡间的大路上
CQU ARCH T恤
指导教师带队入户调研
分组讨论
路边小组讨论
整理调研成果
入户访谈
测量场地尺寸
老房前的调研
本次设计课题定名为“活化与转型—白林村乡土聚落的当代衍构”。课题策划人:田琦、孙天明老师,参与策划人:黄颖、陈俊老师。课题架构包含三大部分:1、乡村田野调查(大组完成);2、村落总体设计(四人小组完成);3、建筑设计—重点建筑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及旧建筑改造设计(2人小组完成)。设计周期8周,历时半个学期。经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协商一致,课程设计成果将展示于乡村、评价于乡村、服务于乡村有理由相信。这个经由多方参与、共同协作所产生的设计课程,最终必将结出多方共赢的硕果。
课题组全体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