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实验室(重庆大学)2005年9月被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方向指南,2007年5月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2008年11月通过建设验收,被正式确立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首轮参加教育部评估考核良好通过,2018年和2023年连续两轮获评优秀。
实验室依托重庆大学一流学科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凝练四个主要研究方向:(1)山地城镇生态规划综合理论与方法;(2)山地建筑空间环境优化技术;(3)山地岩土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技术;(4)山地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技术。实验室总体定位于山地城镇建设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立足西南山地区域,聚焦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持续开展山地城镇建设应用基础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成具有鲜明山地特色和重大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基地、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近年来实验室在山地城镇规划与生态集约化建设的理论与技术、山地建筑空间优化与建筑文脉传承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山地高边坡稳定与路基沉降控制科技难题、山地结构动力灾变机理与控制理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效促进了山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实验室依托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和土木工程四个一级学科,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科教融合推动依托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科技发展平台,产学研用融合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同时侧重与生物学科交叉,促进学科交叉发展。
实验室围绕研究方向建立了先进的实验系统,总价值1.2亿元,包括了多功能振动台试验系统、岩土力学试验系统、建筑技术综合试验系统等多个试验研究平台。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整合科研和实验场所,配合实验室研究方向,建设相对应的空间环境,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科研用房相对集中。